金海鯛魚生態有機養殖聯盟
|
(一)魚病發生的原因
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猛發展,養殖水準不斷提高,工廠化、集約化的養殖模式帶來了較高的收益,但是也造成養殖動物疾病的多樣性和複雜性。魚類疾病大致可分為非病源性疾病和病原性疾病兩類。
引起魚類疾病發生的各種因素:
1.自然因素
水溫的變化:
魚類是變溫性動物,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。魚類不同生長時期,對水溫變化的要求不同。魚苗階段水溫變化不超過2℃,魚種階段不超過4℃,成魚階段不超過5℃,溫差過大,會影響魚類的健康生長。
水質的變化:
生物的活動、水源、底質和天氣的變化都會影響水質的變化,魚類對池水的PH值雖有較大的適應範圍,但以7~8.5為好,如果低於5或超過9.5,就會引起魚類的疾病甚至死亡。水中溶氧不足易引起缺氧浮頭,甚至窒息死亡,溶氧量飽和會引起氣泡病。池底的有機質過多,在氧化還原作用下消耗水體中的氧氣,同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硫化氫等有害氣體。
2.人為因素
放養密度:養殖密度越高,環境的穩定性越小,越容易爆發流行性疾病。養殖管理中投喂變質的餌料或投喂不均,時多時少等也會引起疾病的發生。在捕撈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,極易損傷魚體。
3.生物因素
微生物病原體包括細菌、病毒、真菌(包括黴菌)等;寄生蟲病原體有原生動物、環節動物、軟體動物、甲殼動物等,以及由其他生物引起的中毒等。
(二)魚類疾病的診斷
1.調查詢問
在診斷某種疾病之前,首先要瞭解其水源,養殖品種及放養密度,往年的發病史,用過何種藥物,使用藥物濃度及次數、效果。調查種應注意病魚是陸續死亡,還是死亡有明顯高峰期,前者應考慮可能為寄生蟲侵襲,後者則可能為暴發性傳染病。
2.現場觀察
瞭解水體透明度、肥瘦情況、酸鹼度、溶氧、氨氮、亞硝酸鹽、有無農田、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流入等因素;觀察瀕臨死亡魚的活動情況和體色的改變等。
3.魚體檢查
魚體檢查是魚病診斷最主要、最直接的方法。先檢查魚體體表、再檢查魚體內臟。檢查魚體的某一部位,先用肉眼檢查(目檢),再用顯微鏡檢查(鏡檢),兩種方法系統結合才會更全面完整。
(1)目檢
目檢病魚按體表、鰓、內臟的順序進行檢查。體表:檢查病魚的頭部、鰓、嘴、眼睛、鱗片、鰭魚、肛門等。鰓:重點檢查鰓絲是否腫脹,鰓蓋表皮有沒有腐爛和透明,打開鰓蓋,觀察鰓絲有無粘液,鰓絲末端是否發白、腐爛,鰓上是否掛有異物。內臟:打開魚腹,觀察有無腹水和寄生蟲,取出腸道,從前中後腸剖開,注意胃腸內食物充盈情況,胃腸有無發炎、
潰瘍 ,腸內粘液的顏色和多寡,有無大型寄生蟲或胞囊。
(2)鏡檢
從體表、鰓等部位刮取粘液置於載玻片上,蓋上蓋玻片鏡檢;再從內臟取組織用0.7%的鹽水壓片後鏡檢。
在整個診斷過程中,應結合各種魚病的流行季節,各階段的發病規律,進行比較分析,找出原因,對症下藥。
(三)魚病預防措施
1.清整池塘
魚池在養殖一段時間後,池底蓄積很厚的淤泥,它不僅使溶氧降低,產生有害氣體,而且極有許多病原體,容易誘發魚病。所以要定期清除池底淤泥,陽光下暴曬,以殺滅部分病原體。用生石灰、漂白粉等全面徹底的清塘。
2.加強養殖管理
(1)合理投放養殖密度;
(2)施肥應掌握“及時、少施、勤施”的原則,經常用意斯達 EM源液(1公升/1畝地)或意斯達活菌王(1公升//1畝地)配合種意斯達育藻王(1公斤//1畝地)調節水體肥度;
(3)定時巡塘,經常撿除雜草、殘餌和死魚,改善魚塘衛生環境;
(4)定期消毒。
3.藥物治療
(1)魚體消毒
即使健壯的魚種,也難免有病原體寄生, 若養殖未經消毒的魚種,病原體就會被帶進池塘,一旦條件適宜就會暴發魚病。所以在魚種進池前用苗種浸泡劑(5%苯紮溴銨)(200ml/立方公尺)或碘(200ml//1畝地)等消毒處理。
(2)食場消毒
食場內殘餌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,所以需對食場經常用(30%三氯異氰脲酸)(200g//1畝地)
或二溴海因粉(200g//1畝地)消毒或意斯達豐養菌等進行處理。
(3)水體消毒
在魚病流行季節,應定期進行水體消毒,以殺滅水體和魚體上的病原菌,防止魚病的發生。常用消毒藥物:二溴海因粉(200ml//1畝地)或碘(200ml//1畝地)等。
(4)定期投喂藥餌
在魚病流行季節,定期在飼料中添加IBT健胃康(0.3~0.6%)或高穩易還原VC(0.1~0.3%)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。